证券时报·券商中国记者从青银理财处获悉,该公司董事长王茜目前已离职;另从接近汇华理财人士处获悉,王茜现已经加盟汇华理财,具体任职尚未官宣。 配资炒股最大的优势在于放大收益。例如,投资者自有资金为10万元,通过配资平台借入10万元,则总资金规模为20万元。如果股票上涨10%,投资者自有资金的收益为1万元,而配资后的收益则为2万元,收益率翻倍。 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又一新动态是,2月28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公告称,核准张晓健上银理财董事长的任职资格。 可以发现,从2023年至今,银
证券时报·券商中国记者从青银理财处获悉,该公司董事长王茜目前已离职;另从接近汇华理财人士处获悉,王茜现已经加盟汇华理财,具体任职尚未官宣。
配资炒股最大的优势在于放大收益。例如,投资者自有资金为10万元,通过配资平台借入10万元,则总资金规模为20万元。如果股票上涨10%,投资者自有资金的收益为1万元,而配资后的收益则为2万元,收益率翻倍。
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又一新动态是,2月28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公告称,核准张晓健上银理财董事长的任职资格。
可以发现,从2023年至今,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层出现较为频繁调整现象。证券时报·券商中国记者粗略统计,自去年至今已经有杭银理财、南银理财、招银理财、兴银理财、渤银理财、施罗德交银理财等出现高管层大调整,高管职位涉及董事长、总裁、总经理等职位,且新上任高管多为母行体系内部升迁提拔,跨公司市场化招聘也开始出现。
自2019年5月国内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,目前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运营机制逐渐成熟。这一新型资管行业主体在这近5年时间里,经历了理财行业“净值化”转型,以及2022年股债两轮杀跌引发的“赎回潮”,并由此引发的2022~2023年行业规模增长瓶颈。在进入“真净值”时代,银行理财子公司百舸争流的局面开始形成,行业格局变化加大。
银行理财子高管调整频繁
青银理财是由青岛银行出资10亿元设立的全资理财子公司,是2020年原银保监会批筹的唯一城商行理财子公司,也是全国第六家获批的城商行理财子公司。青岛银行半年报显示,截至2023年6月末,青银理财的产品规模与资产规模分别增至2226.00亿元和2347.70亿元。
王茜担任青银理财董事长一职刚满3个月,其任职资格才于2023年11月获监管核准。另据证券时报·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其他人士获悉,王茜在汇华理财的职务为拟任总经理,不过该任职消息并未得到汇华理财官方正式确认。
汇华理财成立于2020年,注册资本为10亿元,是国内第一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,股权结构为:外方股东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出资比例为55%,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为45%。
除了前述青银理财、汇华理财、上银理财的出现了高管变动外,1月份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范华,自2月1日起任贝莱德基金董事长。
回溯过往一年,国内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迎来调整。证券时报·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,杭银理财、南银理财、招银理财、兴银理财、渤银理财等在内的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出现变动,涉及总裁、董事长、总经理等多个职位。
例如,2023年5月苑志宏的华夏理财董事长任职资格,同月梁冰的施罗德交银理财副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,6月张洁的建信理财副总裁任职资格获批,8月谢岭南的南银理财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,9月王晓莉的杭银理财董事长任职资格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新就任高管多以母行体系原来的资管等部门负责人为主,属于内部培养提拔。例如,杭银理财董事长王晓莉,此前担任杭银理财总经理一职超过3年。
3家银行理财子2023年年报出炉
当前,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数量逐渐增多,类型涵盖了6家国有大行、11家股份行、8家城商行、1家农商行以及5家合资理财子公司,共计有3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。
银行理财市场于2022年以来出现增长瓶颈。在经历2022年股、债两轮杀跌带来的净值回撤潮后,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客户的投资情绪偏于谨慎,2023年上半年理财规模延续了萎缩态势,一季度末理财规模降低至25万亿元附近。
“真净值时代,理财公司大有可为。”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认为,部分股份行及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市场化程度较高,奋发进取,成为行业领头羊,形成了银行理财子公司百舸争流之局面。随着存款利率走低,银行理财规模有望较快增长。
目前,已有3家理财公司的2023年报出炉。数据显示,汇华理财规模同比缩水一半,贝莱德建信理财增长超80%,杭银理财规模微增3.88%
证券时报·券商中国记者查阅汇华理财2023年下半年度报告发现,截至2023年12月末,汇华理财存续产品规模为242.54亿元,这个规模较2022年末的509.67亿元缩水一半。
具体来看,按募集方式来分的话,该公司公募产品共202只,存续规模约为242.513亿元;私募产品一只,规模约249.2万元;按投资性质来说,固收类产品为189只,存续规模为231.01亿元;混合类产品为14只,规模为11.53亿元。从穿透后的资产持仓情况来看,该公司固收类资产占比97.5%;权益类资产占比1.7%;其他类资产占比0.7%。
再来看贝莱德建信理财。截至2023年12月末,贝莱德建信理财存续规模约121.76亿元,较2022年末的67.4亿元增长80.65%,所发行产品均为公募产品,共计99只。
其中,该公司固收类产品共96只,存续余额为101.59亿元,占比83.4%;权益类产品两只,存续余额为18.55亿元,占比15.2%;混合类产品一只,存续余额为1.63亿元,占比1.3%。从穿透后的产品持仓情况来看,固收类资产占比82.9%;权益类资产占比11.9%;其他类资产占比5.2%。
杭银理财2023年年报显示,截至去年末,其存续产品为569只,存续余额为3738.66亿元。这一规模较该公司2022年的3599.02亿元上升3.88%。
其中,该公司固收类产品数量为536只,存续余额为3715.69亿元,金额占比为99.39%,较年初增长0.91%;混合类理财产品为15只,存续余额为5.65亿元,占比仅0.15%,较去年初占比无变动;权益类理财产品18只,存续余额为 17.32亿元,占比 0.46%,较去年初缩水了0.91%。
廖志明认为,近几年,银行理财子公司行业格局变化较大,股份行理财公司成为第一梯队,大行理财公司普遍有所式微,部分城商行理财公司发展势头迅猛。纵观2023年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,信银理财、苏银理财等理财公司明显崛起,这与其相对市场化的机制及大力布局渠道建设紧密相关,也显著受益于母行积极推动财富管理转型。
校对:彭其华股票配资合算吗